什么是宽容度
相机传感器对明暗反差光线的宽容程度。
举例说明
相机拍摄的效果
逆光拍摄时最明显,天空的光线远比地面多,形成了巨大的光线反差,或者说大光比。但人眼可以同时看清楚天空和地面,而相机确无法同时保持天空和地面曝光准确,无论用何种测光。即使用平均测光或者多重测光,天空和地面曝光仍然不准确。而人眼的宽容度远好于相机,所以人眼能同时看清楚天空和地面的细节。
人眼看到的类似效果(照片经过调整后)
照片宽容度测试
虽然相机的宽容度相比人眼差很多,但是相机拍摄的照片能够记录一定范围的宽容度细节。而RAW格式比JPG格式能记录的范围更大,通过后期可以有效解决相机宽容度过低的问题。
这里我们故意将相机的调整曝光补偿从-5EV到+5EV进行测试。拍摄后的照片在Lightroom里调整到正常曝光值。然后截取照片的一部分,看看调整后的照片与原片的区别,以及RAW与JPG的区别。测试相机为A6000。
从上面可以看出,即使原片一片漆黑,调整后依然能找回一部分细节,当然照片欠曝或过曝的越多,再调回正常曝光值时噪点更多,画质损失更严重,在极端条件下特别是过曝时,RAW的细节表现明显优于JPG。另外大部分相机的记录暗部细节能力要强于亮部,照片欠曝比过曝对画质损失更小,所以有时候打算后期找回细节,欠曝比过曝更好,最好用RAW格式保存。
后期调节示例
后期软件为Lightroom
调整前后对比
调节阴影即可使欠曝部分的画面曝光准确。调节后画面会偏灰,加一点对比度和饱和度即可,具体数值根据不同照片而不同,没有固定值。
宽容度后期的意义
1. 虽然平常不会刻意拍摄欠曝或者过曝的照片,但有时候没有及时调整相机或者误按设置导致拍摄的照片过曝或者欠曝,通过后期依然可以找回一定的细节信息。
2. 拍摄大光比这种只能过曝或者欠曝的照片时,通过后期找回欠曝或者过曝部分画面的细节,相比原片更符合人眼视觉效果。